1、能以礼让为国乎?何有?不能以礼让国,如礼何?
2、仁以为己任。——孔子
3、见善无不及,见不善如探汤。
4、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
5、敏于事而慎于言。
6、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
7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!
8、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
9、圣则吾不能,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。
10、能以礼让为国乎,何有。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礼何?
11、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
12、唯仁者能大好人,能恶人。
13、不然;获罪於天,吾所寿也。
14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乎。
15、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已知,求为可知也。
16、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
17、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圣人之言。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,狎大人,侮圣人之言。
18、习临近也,性相远也。
19、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
20、君子尊贤而容众,嘉善而矜不能。
1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
2、孔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下信乎?传不习乎?
3、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4、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
5、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,修己以安百姓。
6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7、孔习相近也,性相远也。
8、以约失之者鲜矣。
9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10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11、齐一变至於鲁,鲁一变至於道。
12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13、为政以德,誓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
14、不能正己,焉能正人。
15、执德不弘,信道不笃,焉能为有?焉能为亡?
16、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
17、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